时间:2022-09-04 19:52:26 | 浏览:571
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
“千年积雪万年松,直上人间第一峰”。长白山的大美在绿松与白雪间展开。
在长白山,由于垂直高度大,气温差别大,山脚高,山顶低,土层和土壤都有较大不同,还造就了不同植物生长条件,形成了植被垂直分布景观。一山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,是这个季节到长白山能看见的奇特景致。从山脚到山顶2600多米的海拔高差,却浓缩了由温带到极地的壮丽垂直景观带,并且界限非常清晰,这在世界上都是非常罕见的。
为了做好这条垂直景观带的片子,我们从长白山的山脚,一层层向上行进。进入针叶阔叶混交林带,我们的装备可以说武装到了牙齿。
这一景观带里,蜱虫(东北话叫草爬子)特别多,红色的,有些蜱虫带有病菌。被这样的蜱虫咬伤后,有得森林脑炎的风险。巡护员们每年都打预防针,我们就只能采用物理隔绝的办法了。但还是有特别“执着”的蜱虫,跟着我们走出大山。
针叶林带云杉和冷杉占据了绝对的优势。树高林密,并且树林里非常潮湿,所以打造了一片藓类的世界,苔藓与杉树相伴,让整个林带内充满了生命的律动。
岳桦林带的海拔是在1700米至2100米之间,植物专家告诉我们岳桦树生长在强风暴雪土层薄弱的恶劣环境中。所以只有这样才能吸取每一点养分进行生长和繁衍。可以说,一棵棵岳桦树是在用生命勾勒出了高山美丽树线。
在长白山高寒之巅,垂直景观带最顶层的高山苔原带,我似乎走进了冬季。放眼望去一片荒芜,但是低下头仔细看,就会发现生命在这里坚韧生长。低小灌木、草本植物、苔藓、地衣等组成了地毯般的广阔苔原。毛毡杜鹃开得耀眼灿烂,把夏季独有的色彩带进高寒之地。
从山脚到山顶,由温带到寒带,整个植被演替的过程浓缩在一山之中,让人看到了生命的力量,感受到破土而出的坚韧和顽强。所有近乎自然本色,与季节轮回交相辉映,经历了岁月雕琢,奏响的是生命多彩的乐章。
监制 | 裴奔 张英林 周军
主编 | 张旭成
统筹 | 梁洋
记者 | 陈春晓 徐洋 杨晓东 张杰
合作媒体 | 长白山融媒中心 卓永生
三六六年,有一位僧人在敦煌东南方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开始开凿石窟,后来代代有人继续,这就成了著名的莫高窟。 佛教在印度传播之初,石窟是僧人修行的场所,却不在里边雕塑和描绘佛像。后来到了犍陀罗时期,受到亚历山大东征时带来的希腊雕塑家们的影响,开
生命密码(一)作者:读裁者黄远辉,专注人文历史,质量标准,知识产权推荐阅读书单:《生命密码》《不自私的基因》《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》《生命与新物理学》《遗传的革命》《长寿的基因》《最好的告别》《与病对话:全科医生手记》《百岁人生:长寿时代的
封面新闻记者 徐庆4月2日中午,泸州市公安局纳溪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:2021年4月2日7时许,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街道某小区发生一起刑事案件,造成1人死亡,2人受伤。案发后,纳溪警方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伤员救治、案件侦办等工作。目前,犯罪嫌疑人